本报讯 (记者 徐军 通讯员匡秀夫 赵汝洲)5月的蒙阴县垛庄镇,处处山清水秀,景色宜人。不论是在颇具现代化的小城镇,还是在花红树绿的农村,处处感受着文明生态建设为乡村发展、群众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:鳞次栉比的楼房、洁净的绿地广场、四通八达的道路、花园似的庭院、方便实用的沼气池、融洽的邻里关系、多彩的文化生活……文明生态建设似缕缕春风,遍吹垛庄,经济与社会、乡与村、人与自然,演绎着不同的和谐之美,汇成一串串和谐的音符,演奏出一部科学发展的交响曲。 环境卫生大变样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,提高农民生活质量,一直是垛庄镇党委、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。该镇党委、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,一点带面,统筹兼顾,协调推进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发展思路。走进11个文明生态示范村,每一个村都是因地制宜、特色鲜明,亮点频闪、文明生态村创建使广大群众充满激情,也使他们在创建激情中享受着实实在在的实惠。 几年前,后里村雨天满街泥、晴天满街土,柴堆、粪堆、石堆常塞满了各家各户的门前和大街小巷。2005年,先后投资30多万元,完成了“六纵二横”总长3000米的道路硬化。2006年在县委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组县建设局的大力支持下,投资16万元完成“十纵四横”4000米街巷的“五化”工程,安装路灯30盏,实现了水泥道路户户通,并建起了富康公园。村里结合开展的“美德进万家”活动,在各个街巷粉刷宣传标语32幅,制作名人名言、处世警句40多块,在村民家中统一张贴“八荣八耻,家庭美德”宣传字画800余幅。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,向崇尚科学,移风易俗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变。全体村民在优美的环境中,过上了现代文明、幸福的农村新生活。 文明创建步步高 走进垛庄镇蒙河村,村里的道路宽了、平坦了,花草树木把村庄装扮的更加美丽。硬件上去了,村委会一班人又把发展的目光定在提高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上。村党支部书记刘长军对记者说:“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农村的发展,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一样都不能少。”在“乡风文明”建设中,村两委以“美在农家”、创建“平安家庭” 活动为载体,努力营造“户户争当文明户,人人争做好媳妇”的浓厚氛围,带动了村风民风的好转。自2001年开始,蒙河村两委根据自身财力设立了4000元的“文明奖”,3000元的“计划生育”奖,每年对遵纪守法、家庭和睦、勤劳致富的模范村民予以表彰奖励。
随着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,广大农民群众与沿袭了千百年的脏乱落后及陈规陋习挥手作别,取而代之的是硬化户户通,亮化街街明,绿化季季青,文化人人乐的现代化农村新生活。“十佳文明标兵”、“五号文明家庭”、“十星级文明户”评选活动炙手可热,农民争相竞选;村务公开,村规民约、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等制度组织日臻完善。“文明”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,为农村注入良好的社会清风。 精神面貌日日新 近年来,随着有线电视村村通、村村通公路、沼气池建设……一系列惠农工程正在农村全面铺开和延伸,全镇村村通硬化路,村村通宽带网,农村卫生改厕1300户,有线电视入户8000户,建沼气池2000多个,全镇农民的精神面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以往农村嫁闺女,一般都是要摩托车、电冰箱、彩电、机动三轮车等做彩礼,如今在垛庄镇农村又多了一条标准:看看是不是文明生态村,是不是文明生态户。 “给儿子相亲时,人家女方开口就问有没有沼气?因为有了沼气,新媳妇过门后烧水做饭就不用再受烟熏火燎之苦了。”垛庄镇古泉村支部书记汲长发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。 在垛庄镇古泉村村民汲长远整洁有序的院落里,五间瓦房宽敞明亮,西侧是羊圈棚,下面是前年建成的沼气池,左侧是整修一新的卫生厕所和东边是厨房。汲长远介绍说,这叫沼气—卫生厕所—畜圈—厨房“一池三改”生态庭院,人畜粪便产生的沼气,一天三顿饭、烧水、照明绰绰有余。仅节煤一项年可节约资金400多元;同时,沼液、沼渣还可做经济树的肥料,减少病虫害,节约农药、化肥200多元。“养殖不垫圈,做饭不烧柴和炭,点灯不用油和电,烟熏火燎不再现,文明卫生真方便。”新型沼气生态庭院给垛庄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了新变化。目前,全镇共发展沼气示范村8个,示范户2000多户,年可节约能源费用50万元,生产优质有机肥400多吨,实现了能源、生态、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。
村村争唱“绿色”歌
桑元村今春又发展了900亩蜜桃,使全村的果园面积达到了6000多亩,人均5亩果园。像桑元这样的村,在全镇24个行政村中有一多半,成为了群众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为促进生态建设,垛庄镇党委、政府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原则,重点在孟良崮山前和望海楼流域,发展名、优、特、稀无公害林果新品种,发展起高产优质生态林果业。同时,搞好规划设计,小块开发,成片治理,开辟游览观光景点。目前垛庄镇共有板栗、苹果、蜜桃、山楂等果树面积10万余亩,杨树丰产林5万多亩。良好的生态环境,不仅涵养水源,净化空气,提高了果品产品质量,增加了群众收入,还吸引了外地观光的游人,引来了客户,带动了观光农业和民俗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 家家共谱平安和谐曲 在垛庄镇,不管是在镇驻地还是在农村,人们都有一种安全感,每个人都有一种自信、踏实的感觉,这都是因为镇里“平安建设”搞的好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庭平安,社会才能稳定。垛庄镇把“平安家庭”创建作为社会稳定的“牛鼻子”,通过丰富多采的创建活动,让全镇1.1万个家庭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合唱中来。现在,各部门、各村“平安家庭”都达到了95%以上,今年全镇各级共评选表彰了248户先进家庭作和好媳妇、好婆婆各100名,成为广大群众的学习榜样。家庭成员充满活力,家庭和睦美满,带动了村居更加文明,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