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
新华网
大众网
琅琊网
兰山政府网
河东区政府网
罗庄政府网
罗庄政府网
临沭政府网
莒南政府网
蒙阴政府网
沂水政府网
费县政府网
平邑政府网
郯城政府网
沂南政府网
临沂政府网
蒙阴品牌网
蒙阴网
 
当前位置:HOME > 晚报2版
蒙阴媳妇__公维香

发布时间 2007-11-27

    隆冬时节,笔者在蒙阴县常路镇岭南头村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里,见到了公维香,她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,就这么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,在平凡的日子里,32年如一日,用自己的爱心和孝心温暖着一个艰难的家,无悔无怨地侍候着4位老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永结同心

    公维香的娘家是新泰市汶南镇汶南村,她在姊妹当中排行老大,家境较好。儿时,父母就常教导她,要做一个好人,一个对他人、对社会有用处的人。这句话公维香铭记在心。1975年,端庄秀丽、心灵手巧的公维香,经人介绍与蒙阴县常路镇岭南头村秦贞佃相识了。秦贞佃为人朴实、善良、肯吃苦,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小伙。相亲那天,公维香来到婆家一看心里凉了半截。这是啥家呀,4间坯墙茅草房又矮又黑,残墙断壁连只狗也拦不住。再看屋内,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,一张桌子,一对椅子,一张床,煎饼盆在椅子上放着,与自己娘家比,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再看看4位老人,令公维香着实犯愁, 除公公婆婆体弱多病外,家里还有高度残疾的未嫁的姑婆和失去劳动能力未婚的叔公公。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,她终于下决心伺候好老人和婆家一道把日子过好。其实,这是一种很痛苦的抉择,她知道这意味着今后要远离娘家那舒适的环境,走进一个贫寒的家庭,担负起照顾四位老人的重任。1975年10月,26岁的公维香和秦贞佃在不足6 平方米的茅草屋内举行了简单的婚礼。婚后,小两口恩恩爱爱,而对四位多病残疾的老人,公维香用孱弱之身,毅然桃起了照料4位老人饮食起居的重担,洗刷缝补, 犁耙耕种,样样活儿争着干,和丈夫一起慢慢地改变着家庭的困境。那年月,小俩口在生产队里拼命干活,辛辛苦苦干一年,年底一结算,不仅分钱不挣,还欠生产队里钱。因为毕竟是两口人挣给六口人吃呀!眼看春节就要到了,家里却要啥没啥,肉没割一两,更别提要做件新衣裳了,她急得直哭,为了让四位老人度过一个快乐的新年,公维香只好跑到娘家借钱,为四位老人分别置了一套新衣裳,买来肉,打来酒,炒好菜,一家人围座桌边,老人们哭了,这么多年,这是她们过得第一个充满着笑声的年。从此,四位老人在公维香的精心服待下,充分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。32年来,公维香和丈夫也没吵过一次架,互敬互爱,爱老敬老,家庭和睦,邻里团结,受到四邻八乡的尊重。婚后第二年,公维香喜得一“千金”,更使这个特殊贫困的家,充满了生机,充满了欢乐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婆媳情长

    俗活说:“扁担不是草长的,媳妇不是婆养的”,而公维香却把婆婆看成是自己的亲娘。她最不放心的就是婆婆的高血压病,她一天三次给老人喂药,从不间断,并想法设法给婆婆改善生活。2000年11月,体弱多病的婆婆去院子里拿柴草时,不慎摔倒,有右胳臂和腿摔伤,长时间卧床不起。公维香耐心地劝慰婆婆安心治病,别看公维香长得小巧玲珑,可就是能吃苦受累,在住院治病期间,不但要照顾生病的婆婆,家里的三位老人还等着她回来做饭,年幼无知的女儿还等着她回来喂奶。岭南头村与新泰市尚庄骨科医院有20里地,公维香跑前跑后,每天往返三四趟。在她的精心照料下,婆婆很快康复出院了,公维香却瘦了一圈。还有一次婆婆得了重感冒,天又下起了小雨。公维香用推土车推着婆婆去龙岗布村卫生室看病,路又窄,又粘,又滑,一不小心,车子掉在路边沟里,婆婆没摔着,公维香却嗑破了头,她不顾伤痛,爬过去先抱起婆婆,着急地问摔着没有,婆婆看着满脸流血的媳妇,泣不成声:“孩子,都是我不好,拖累你了”,公维香安慰婆婆后,擦去脸上的血和雨水,推着婆婆继续向卫生室走去。公维香嫁到秦家门32年了,从没和婆婆红过一次脸,倒是婆婆老是觉得过意不过,每每婆婆说起,她都好言好语安慰她说:“娘啊,您劳累了一辈子,不容易,等候您是俺晚辈应该做的呀”!。

    常言到:“娘夸闺女不算夸,婆夸媳妇一朵花”。老人逢人就说:“这孩子脾气好,心眼正,这几年没有她的照料,我这把老骨头早已沤烂了”。短短几句话,道出了老人怎样的满足与幸福啊!公维香的婆婆今年87岁了,身板硬朗,红光满面,行走自如。姑婆是高度残疾,双腿都不能动,生活不能自理,只能座在床上,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。一开始,姑婆心里还有很多顾虑,怕侄媳妇嫌弃她,毕竟自己无儿无女,何况还是侄媳妇。公维香却以自己的行动做了回答,她视姑婆为亲妈,承担起了伺候老人的义务,精心的料理老人的生活,姑婆每次大小便都是公维香背着去厕所,大小便时需要人抱着,而且一白一黑五六次,有时来不及,拉尿在床上,公维香就像亲闺女一样,总是一次次的为姑婆擦洗干净,更换被褥,从没说过一声脏。姑婆觉得这样太拖累侄媳妇,嘴里念叨不如死了好。为了使姑婆恢复生活的信心,哪时家里买不起电视机,村里只要来了放电影的,天一黑她就让姑婆先吃饭,背着姑婆去看电影,找个最佳位置,让姑婆开心地看;让放学的小女儿陪着老人说话,讲故事,从此使老人笑口常开。在生活上,公维香更加精心照料姑婆,为姑婆做可口的饭菜。家里做饭时,她是先想着姑婆想吃什么,等做好饭后,就先盛出来给姑婆端去。姑婆还有个嗜好,吸烟、喝酒,虽然日子过得紧巴,公维香总是想办法,让姑婆满意。为了伺候老人方便,她就让婆婆和姑婆住在一个屋里,有个相互照应,冬天到了,公维香早早地起床为姑婆生上炉子,晚上为她装上暖水袋,夏天到了,她及时的为姑婆挂上蚊帐;电风扇停电时,她就把姑婆背到院子里的芙蓉树下乘凉,和她聊天,用蒲扇不停地为姑婆赶蚊子。老人们见她整天的为姑婆端屎端尿,问她不嫌脏吗?要不还是让泰贞佃干吧,可公维香说:“自己的老人再脏也不能嫌脏,这是做子女应尽的义务,再说谁还没有老的时候”。感动得老人们热泪盈眶。由于公维香照料精心,多年来,姑婆很少有病,就连感冒头痛也不多。难怪邻居们常夸赞公维香说:“这样的好媳妇打着灯笼也难找呀”!。老人也经常含着热泪对邻居说:“我这个无儿无女的人,是老天爷给俺这么好的闺女”!。32年来,使姑婆能向正常人一样享受着人间的温情和天伦乐趣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孝心无价

    1998年3月,公公得了食道癌, 公维香和丈夫每天用小推车轮流推着公公去医院看病。然而这时叔公公也得了直肠癌住进了医院,病残卧床的姑婆需要自己去喂着;住院的叔公公也等着她照料。当时的处境,谁见了都会发愁,可公维香不怕脏不怕累,她跑前跑后,忙左忙右,把待候老人作为最要紧的事情,毫无怨言,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情和爱,捧出自己的一片孝心。叔公公便秘,大便干燥,解不下手来,疼痛难忍,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磙下来,公维香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,她抛弃公媳 之嫌,为老人滴开塞露通便。由于受封建意识的影响,公公媳妇之间是有避讳的,老人怎么也拉不开脸面,不让公维香靠近。见此,公维香劝叔公公说:“您老不要想得太多,我是您的侄媳妇,也是您的闺女,您身子不便,还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?”有时叔公公便秘的很厉害,用开塞露大便也不通,公维香就用手一点点地抠,臭味扑鼻,呕吐不止,她全不在乎。这个曾参加过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不怕牺牲的硬汉子,感动得呜呜大哭起来。排便时遇到的难题,是如何把病床上的老人抱起来,当时公维香的丈夫经常赶集,这种事也不好请外人帮忙,不得已公维香只得一手托住叔公公的腰身,一手托起叔公公的臂部,再将老人的两只手拉到自己的背后,这样才能吃力的抱起老人.....

    人们说:“病人容易发火,可真是这样,公维香的公公自得病后,脾气就慢慢变得古怪起来,有时正说正笑,眨眼间就又大发雷霆,这些让公维香苦不堪言,她理解老人的心,从不顶嘴,却更加的精心照料老人,一点也不敢马虎。公公得的是食道癌,常常疼的吃不下饭,公维香和丈夫推着老人到处求医,为老人买药、煎药,煎好了就坐在他的床前,一勺一勺地喂他喝,一碗药时常要喂半个多钟头。在饮食上,公维香对老人也格外照顾,常做些稀软、易消化的饭食,有时公公不愿喝米粥,公维香就做蛋汤,然后一勺一勺,一口一口地把饭喂到老人的嘴中,千方百计为老人调剂生活来增加营养,直感动的公公老泪直流。1999年6月, 患病的公公和叔公公相继病逝。老人殡葬的那天,围观的群众达数百人之多,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。到场的群众无不为公维香无怨无悔和那颗朴实、善良的心所感动着,人们都说:”这样的好媳妇上哪找啊!“是啊,一个平平凡凡的农村妇女在28年的岁月里,无微不至的服侍四位老人,可真是不容易呀!过度的劳累,使她的秀发早早地染上了白霜,白嫩的脸蛋添了道道皱纹。为这个特殊的家付出了青春年华,奉献了一颗尊老爱老的红心。这就是公维香,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。岁月如逝,58岁的她,已过半百,是啊!虽然她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可她一心只想怎样给别人带来幸福和欢乐,也觉得幸福了。多少个日日夜夜,她把自己奉献给了这个家!她和丈夫忙了家里忙地里,每天天不亮,她就下地干活,活没忙完还要早回家为姑婆、婆婆洗脸梳头,穿衣扣扣,做好饭菜,一一送到每位老人面前,晚上,劳累一天的她,当老人吃完饭后,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为老人洗脚、铺床,伺候老人们休息,她一天到晚忙个不停,把老人们的生活照料得井井有条。为了增加家庭收入,公维香让丈夫和女儿靠外出打工挣钱,给老人看病,自己和二女儿在家里照料老人,忙责任田,种菜园、养兔子,靠微薄的收入,侍候老人们的日常生活。为了不让老人们寂寞,她和丈夫商量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,放在老人们的床头,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陪着老人们有说有笑的看电视。公维香不仅孝敬老人,还乐于助人,邻居家有红白喜事,她总是跑前跑后,帮他们准备各种用品,帮忙操劳,忧邻人之忧,乐别人之乐,受到乡邻们的尊重。为了给老人看病,公维香欠下了5000多元的债务,有时连称盐的打油的钱也很难挤出来。32年来,尽管家庭生活十分困难,但公维香从未开口向村里要求过救济,相反,每年的原来三提五统到现在的农业税从未拖欠过一回,每次都是跑在头里上交自己应尽的义务。

    斗转星移,公维香嫁到岭南头村已经32个年头了。她多年如一日,用她满腔爱心爱老敬老的事迹,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。她年年被镇政府评为:“好媳妇”,家庭被评为“十星级文明户”公维香的无言的行动也为当地村民树起了尊老爱幼的榜样。谁家姑娘出嫁时,娘总是再三嘱咐:“到婆家,多学学人家公维香,好好孝顺老人,谁家婆媳不和了,哪家公媳斗气了,小两口打架了,村干部只要说上一句:你看看人家公维香是咋样的”,这家人便会偃旗息鼓,重归于好。在公维香的感召下,岭南头村敬老爱老,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如今已经形成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敬老村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 (张纪增 公方荣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[ 点击数:] [打印本网页] [关闭本窗口]
 

相关内容
查无记录

地址:蒙阴县供销社办公楼三楼   邮编:276200   总编辑:赵西伟    电话:15054631319   0539-7141234
投稿邮箱:ymwbjrmy@126.com     版权所有:沂蒙晚报《今日蒙阴》编辑部  工信部备案号:鲁ICP备08003672号 技术支持:蓬豪网络 蒙阴网

网站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