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
新华网
大众网
琅琊网
兰山政府网
河东区政府网
罗庄政府网
罗庄政府网
临沭政府网
莒南政府网
蒙阴政府网
沂水政府网
费县政府网
平邑政府网
郯城政府网
沂南政府网
临沂政府网
蒙阴品牌网
蒙阴网
 
当前位置:HOME > 晚报3版
吴西来:异想天开树上开餐厅

发布时间 2007-05-01

对话人物:“源泉山庄”总经理  吴西来

对话动机:

“民以食为天”。这年头什么生意的钱都难赚,只有从人们嘴巴上挣钱的商机实在是多。然而,现实中,从城市到乡村,酒楼饭店遍地皆是,干餐饮如何才能突破重围吸引顾客的眼球呢?听说,蒙阴县桃墟镇有这样一位创业者,为了能在餐饮业上求新创富,改变命运,他竟然忽发奇想,决定到大山里建造树上餐厅!他这样折腾能挣钱吗?

谁能想到,就在一些人嘲笑他异想天开之时,他建造的树上餐厅居然真的吸引了大量食客,游客蜂拥而至!一位上海的大老板为了体验一次树上餐厅的进餐滋味,甚至不惜搭乘飞机而来……就这样,他在短短的5年多时间里跻身于富翁的行列!他的成功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?带着好奇,记者驱车赶往蒙阴县桃墟镇安口村,采访了这位梦想家吴西来。

  记者:吴总,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。

  吴西来:记者同志,我们很荣幸能引起你们的关注,也非常感谢你们的宣传。

  记者:“树上餐厅”听起来就能给人一种好奇感,您是怎么产生这个创意的?

  吴西来:这得从我开餐厅之前的工作背景说起。1992年,初中毕业后,我到深圳一家酒店打工。经过几年奋斗,我从餐厅服务员晋升为中餐厅经理。1995年,受广东惠州市苏惠大酒店王老板的厚爱,我到他的酒店做经理,月薪8000多元。5个多月后,我辞职了。一直以来,我就想自己做点事情,我用积蓄在惠州市开了一家旅店。哪知,由于当地竞争太激烈,旅店很快就支撑不下去了,最终我不得不低价转让了旅店,钱全赔进去了。无奈之下,1996年我回到了家乡。父母还以为我衣锦还乡,特地拉了一帮亲戚在村口迎接。当时啊,我狼狈得连头也不敢抬,赶紧冲进家里,抱头大哭。从此,白天再也不敢出门,夜晚就常常爬到山上,望着黑漆漆的树林发呆。

  记者:东山再起,您就选择了“树上餐厅”?

  吴西来:是政府的政策给了我重新创业的勇气。1998年,蒙阴县进行生态旅游开发,将205国道连接到了桃墟镇安口村。我觉得这种开发势必带来旅游业的繁荣,餐饮业肯定会有发展空间,不禁又动起了经营饭店的念头。可当时野味餐厅和农家饭店遍地都是,开什么样的餐馆更能吸引食客成为我的难题。

  1999年的一天,朋友一起吃饭时,一个朋友说:“我前段时间去杭州千岛湖游玩时,在那里看见了一种水上餐厅,游客在上面边吃饭边看风景,很是惬意。现在,我们这儿的饭店越装修越豪华,可吃起来总感觉少了一种情调。”我顿时来了灵感。当时就想:人家靠水,所以搞出水上餐厅;我们靠山,山上有的是大树,如果能在树上开餐厅,岂不是更有创意,更能吸引游客?

  记者:在树上建餐厅,是一种全新的尝试,起步是不是很艰难?

  吴西来:那是当然,万事开头难嘛!我当时没钱,就把想法告诉了家人,希望家人能以房屋做担保,向信用社给我贷点款。可父亲一听,不但坚决反对,还警告亲戚们不准为我担保。村里人听说此事后,也在背后议论我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,可我固执地认为:这个创意一定能行!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,我专门前往淄博、泰安和临沂等地进行调查,了解到,城里人都向往山村生活,认为山里是净土和天然氧吧。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:我不仅要办好树上餐厅,还要以此为龙头,建成集餐饮、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山庄!

  2001年春节过后,我终于说服村里一个富翁,有其出面担保,我从镇信用社贷款了15万元,承包了村里的200多亩荒山,这座荒山上有50多棵高龄的栗树,征得蒙阴县林业局的批准,我这才开始建造树上餐厅。

  我找一家装饰公司先订做了一个木头房子。房子做好了,拉到山上后,我傻眼了,怎么安装到树上去呢?栗树枝干粗壮,树枝横生,但树枝是不能砍掉的。怎么办呢?我围着树研究了几天,最后决定把做好的房子拆掉,然后依据树的长势,直接在树上做房子,先搭好房子框架,然后在四周镶嵌木板。经过10天努力,框架搭好了,然后安装了墙体木板,留出了门窗,并做了一个木梯直达树上餐厅。

  当晚,我就邀请了几个朋友到树上吃饭。可吃饭时,我觉得不对劲:树上餐厅明明在半山腰,本应能观赏山下的风景,可由于房子周围被木板遮挡,只有将头伸出窗外才能看见,这岂不麻烦?朋友们也都有同感,在朋友的建议下,我干脆把四周的木板拆掉,做一个镂空的房子,在房子周围安装上玻璃或纱布,这样,人在任何位置都能看到山中的风景了。

  经过三番五次的折腾,第一个树上餐厅终于建好了,竟然花掉了我两万多元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如法炮制地又建了4个树上餐厅,并雇用了5个漂亮的村姑做服务员,准备大干一场。

  记者:吴总,在树上用餐,创意独到,开业一定很顺利吧?

  吴西来:不!开业我还真捏了一把汗!开业当天上午,鞭炮声过后,我就翘首以待第一桌客人。可是,直到中午还没有顾客光临。我当时就急了,用毛笔写了一个牌子:“今日树上餐厅开业,首桌客人免费进餐。”拿着牌子,我站在了通往山上的路口。游客见了,觉得好奇,于是前往观看。结果,当天中午5个树上餐厅全都坐满了食客。一位老年人来就餐时,站在地上狐疑地问我:“这树上安全吗?会不会掉下来呀?”我笑着回答他说:“老人家,这你放心,就是起五级大风,你老在树上也不会感觉摇晃的。”老人来到树上,已开始还很紧张,可吃着吃着,他就被山中的美景所陶醉,喝着小酒,哼起了小调。没想到,第二天这个老人又来了,而且还带来了全家人!

  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,为了扩大影响,我到电视台做了广告。广告一播出,人们顿时被这个特殊餐厅所吸引,纷纷前来参观、用餐。树上餐厅就这样一下子打开了市场,很多时候,5个餐厅从早上到下午一直宾朋满座,不提前预约根本没有就餐位置。经营一个多月,我收回了成本!  

  记者:其实,树上餐厅无非就是一个新概念,您是怎样保持顾客的这种新鲜感的?

  吴西来: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,的确引起了附近几个县市的关注,很多人慕名而至,人们在这里游玩之后,几乎都选择在树上餐厅吃饭,尤其在长假期间,我的生意更是火爆。但这种火爆的场面只维持了5个月,此后来吃饭的人减少了。通过调查,我才发现大多数游客认为在树上就餐虽然新鲜,但上去多了,就不再有新鲜感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及时调整了措施,在价格上,凡来树上餐厅吃饭,客人凭优惠券首次实行九折优惠,第二次打八折,就餐5次以上者一律六折优待;与此同时,我特地雇了一名摄影师,专门为顾客免费拍照留念;在菜肴品种上,我还推出了油炸野蜜蜂等特色菜肴……这些措施一推出,树上餐厅便迅速恢复了往日的火爆场景。有些客人来不了,就将优惠券转赠他人。

  记者:我们了解到,很多地方的水上餐厅因为污染环境而受到有关部门的治理,有的还被取缔,而我们发现,您的树上餐厅周边环境都不错,您是怎样做到环保经营的?

  吴西来:实际上,我们也曾遇到过麻烦。2002年的夏天,一位食客吃完饭到草丛里休息时,一脚踩到了一堆呕吐物,他怒气冲冲地对我说:“这里的环境太差了,上面看着风光,下面却叫人恶心!”我围着山庄一转,结果在草丛里发现很多食物、烟头和呕吐物,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。我就告诫自己:如果自己经营的餐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,早晚也会面临被取缔的危险。

  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,我随即雇佣了几名小工专门收集垃圾,同时还制订了《树上餐厅就餐规则》:如发现乱扔烟蒂、废物等行为,将在饭费中加收10%污染费;对于没有造成污染的食客,餐费减免5%……这样做会承担很大风险,也可能造成客人减少。可出乎意料,规定公布后,几乎所有的客人都赞同,食客非但没有减少,反而增多了;环境一好,来吃饭的人就更多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又投资扩大了经营规模,在大树下建起了17个茅草屋和竹屋,让游客吃完饭再到这些原始风格的小屋里休息、放松,真正按照我原来的设想,扩建成了集餐饮、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山庄,我把它取名为“源泉山庄”,希望顾客源源不断,在这里感受清泉一般的服务!

  记者:给我们讲讲您在经营树上餐厅中遇到的难忘的人和事吧!

  吴西来:经过游客口碑相传,山庄越传越远,除了本地食客蜂拥而至,连青岛、潍坊、济南和北京等城市的人也纷至沓来,每个月我最少都能接待500桌以上的客人。济南一家公司的老总在此吃过饭后,竟要出价500万元把我的山庄买下,被我婉言谢绝了,因为“源泉山庄”已经不仅仅是我美丽的人生梦想,更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
  让我尤其难忘的是上海的一位客人。那是2006年9月17日晚上,我接到一个来自上海的电话,对方称自己是一家大房地产公司的老总,姓王。王总提出要包下18日中午的一个树上餐厅。我以为他是玩笑,便打着哈哈说:“呵呵,那我给你留着吧,专门恭候你的大驾!”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,到了9月18日中午,我正在忙碌时,突然接到王总的电话。王总说:“我已到山庄门口了,你给我的餐位留好了吗?”我顿时惊呆了,急忙跑到山庄门口去看,发现果真有一群人正向山庄走来。此时,餐厅已坐满食客,而且还有人在排队等候,好说歹说,并同意对客人免单,才折腾出一个餐厅。原来,这位上海的老总竟然是先坐飞机到临沂机场,然后再乘车赶来,目的仅仅只是要体验一下树上餐厅的滋味!我有时想想,觉得真是难以置信。

  记者:吴总,无疑您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,请您对那些还在苦苦打拼的年轻人一些创业指导,好吗?

  吴西来:其实,我也不算成功,只是坚持做了自己想做的事。餐饮是一个传统行业,因为投资小,门槛低,介入者如过江之鲫;餐饮也是世界上竞争最惨烈的行业,这其中90%以上的投资者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,或关门,或易主。我之所以能侥幸成功,说句俏皮话,源于我的思想长在树上,凭借树的高度,我才能看到更新更远的风景!

[ 点击数:] [打印本网页] [关闭本窗口]
 

相关内容
查无记录

地址:蒙阴县供销社办公楼三楼   邮编:276200   总编辑:赵西伟    电话:15054631319   0539-7141234
投稿邮箱:ymwbjrmy@126.com     版权所有:沂蒙晚报《今日蒙阴》编辑部  工信部备案号:鲁ICP备08003672号 技术支持:蓬豪网络 蒙阴网

网站管理